
2014年1月10日,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部长陈桦一行来到北京市侨联调研新侨人才工作。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北京留联会会长陶庆华,北京市侨联各部门负责人及海淀区、朝阳区侨联主席参加了座谈会。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首先简要介绍了北京市侨联新侨人才工作的主要特点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李冬娟副主席讲到: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北京市的人才战略的重点。北京市侨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主要特点是:一是注重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先后成立了北京华商会、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和特聘专家委员会等新侨组织,为做好新侨人才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注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调查研究,为开展为侨服务工作奠定基础;积极发挥优势,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建言献策;依法维护侨益,为新侨人才在京创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注重加强平台体系建设。以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团活动为抓手,搭建引资引智引才平台;以加强特聘专家委员会建设为抓手,搭建高端智库平台;以指导华商会开展工作为抓手,搭建华商企业事业发展平台;以组织“华诞中国 亲情中华”国庆活动和“北京情思”海外慰问演出等出访活动为抓手,搭建海内外新侨人才交流联谊的平台。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和中国侨联九代会李源潮同志提出的两个拓展的要求,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大新侨的工作力度,按照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布局,高标准谋划侨联组织为首都经济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把侨联新侨人才工作与首都人才工作,与首都发展融为一体。

北京市侨联副主席、北京留联会主席陶庆华,海淀区侨联主席石岳,朝阳区侨联主席曾旭分别在座谈会上交流发言。

在听取了大家的汇报后,李卓彬副主席对北京市侨联新侨人才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新形势下各级侨联组织如何更好地做好新侨人才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找差距。中国侨联九代会提出了要把侨联建成侨胞之家,要拓展海外,拓展新侨的要求。各级侨联组织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来考虑,来谋划侨联新侨人才的工作,侨联干部要做到知大局、懂本行、干实事,要找到差距,要明确责任,要变压力为动力,不断提高为新侨人才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有自信。侨联组织有悠久的历史和健全的组织机构网络,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的需要正是侨联组织的优势所在,因此,我们要充满信心。三是要有创新。当前,各级侨联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许多富有实效的积极探索,下一步要在创业人才的服务上,进一步发挥特聘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创新服务的力度,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人才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全力做好新侨人才工作。

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综合处处长贾德成、经济联络处处长杨秀波、调研员侯春娟、副调研员徐友佳及王巍等陪同调研。